《大豆科学》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POD 的文章

1 大豆抗炸荚性高效评价方法研究
王金生,蒲国锋,马力,何雯瑾,吴俊江 2022年05期 [564-568][摘要](180)[pdf 592KB](64)
2 摘花处理对大豆花荚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梁家铭1,莫先树1,曹倩1,陈红梅1,商炳哲1,张明君2,梁福琴2,李得孝1 2022年01期 [65-072][摘要](282)[pdf 3301KB](74)
3 盛花期高温对大豆结荚及产量的影响
卢城1,宫青涛1,陶雨佳1,尹帝1,邢兴华2,邢邯1,江海东1 2021年04期 [504-509][摘要](230)[pdf 1501KB](65)
4 不同生殖生长期大豆器官对斜纹夜蛾抗性分析
胡壮壮,徐先超,潘霖,李蒙,曾健,Muhammad Khuram Razzaq,邢光南,盖钧镒 2020年06期 [932-939][摘要](278)[pdf 1625KB](80)
5 抗草丁膦G1和G2转基因大豆对除草剂耐性评价及田间节肢动物影响研究
周启政,钟宣伯,崔楠,刘璐璐,唐桂香 2020年06期 [875-881][摘要](372)[pdf 3249KB](60)
6 大豆炸荚特性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涂冰洁1,2,刘晓冰1,刘长锴1,2,王雪1,2,李彦生1,张秋英1 2019年03期 [477-484][摘要](786)[pdf 2204KB](270)
7 大豆荚数垂直分布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杜晶1,李文霞1,董全中1,2,王 萍1,3,苏代群1,孙明明1,3,宁海龙1,李文滨1
2019年03期 [360-370][摘要](676)[pdf 634KB](213)
8 高产春大豆干物质积累与花荚形成的关系研究
傅积海1,章建新1,楚光红1,王聪1,周芳芝2 2019年02期 [236-243][摘要](811)[pdf 1612KB](472)
9 大豆秕荚率的遗传分析及低秕荚率种质的筛选
杨梦园1,高洁1,张湘1,张文晓1,杨国新1,樊颖伦2,刘立科1 2019年01期 [7-15][摘要](791)[pdf 805KB](323)
10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花荚器官脱落的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孙晓环,王燕平,宗春美,白艳凤,齐玉鑫,王晓梅,任海祥,杜维广 2018年05期 [730-735][摘要](710)[pdf 818KB](291)
11 大豆食心虫滞育期间体内代谢酶对温度诱导的响应
李东坡,韩岚岚,张旭霞,赵奎军,张文霖,高云雷,邓世群,张傲楠 2018年03期 [415-423][摘要](447)[pdf 2860KB](282)
12 45个春大豆品种豆荚结构特征及其对食心虫抗性评价
吕德东,徐伟,史树森 2018年02期 [275-283][摘要](853)[pdf 2300KB](255)
13 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陶波,张健,韩玉军,王小琴,乔禹欣,祖永平 2017年03期 [399-404][摘要](791)[pdf 2032KB](352)
14 大豆炸荚基因GmAGL8的转基因鉴定与功能初探
秦玉涛1,王瑞2,吕金东1,田源2,黄天珑2,谢皓1,郭蓓2,3 2017年03期 [360-364][摘要](1041)[pdf 1098KB](340)
15 利用荚果厚度与粒重估计大豆鼓粒速率的研究
李得孝1,梁福琴2,汪勇1,王中华1,樊晨2 2017年02期 [244-250][摘要](771)[pdf 1518KB](352)
16 TaqMan-MGB 荧光定量IC /TC-RT-PCR 检测菜豆荚斑驳病毒
蔡伟1,2,金晶1,2,沈建国1,高芳銮2,廖富荣3,吴祖建2 2016年03期 [489-493][摘要](767)[pdf 343KB](675)
17 中国野生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生性鉴定及资源遴选
杨莹,邢光南,盖钧镒 2016年03期 [448-454][摘要](758)[pdf 306KB](625)
18 钾肥施用对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可溶性糖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刘长锴1,2,李彦生1,涂冰洁1,2,田博文1,2,张秋英1,刘晓冰1 2016年02期 [270-274][摘要](835)[pdf 1132KB](538)
19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的病原鉴定及大豆新种质抗性评价
许媛1,程伟2,伍辉军1,郑蕾琦1,赵团结2,高学文1 2015年03期 [463-469][摘要](573)[pdf 1074KB](494)
20 中外早熟大豆对大豆食心虫的抗性研究
李红鹏1,2,李艳杰1,张武1,项鹏1,段玉玺2 2015年02期 [281-288][摘要](1240)[pdf 1362KB](656)
21 大豆节位和粒位对荚果厚度的影响
李得孝,刘修杰,胡超,陈见生,周和吾 2014年06期 [841-847][摘要](815)[pdf 720KB](705)
22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的生化响应
李海燕1,2,段玉玺1,陈立杰1,陈井生1,3 2014年05期 [783-786][摘要](525)[pdf 788KB](910)
23 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定位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及上位性分析
毛彦芝1,2,3,蒋洪蔚1,2,刘春燕2,辛大伟1,车京玉1,2,3,胡国华2,陈庆山1 2014年04期 [467-472][摘要](775)[pdf 1054KB](809)
24 大豆抗食心虫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五世代联合分析
赵桂云1,2,王继安2,李文滨2,滕卫丽2,韩英鹏2 2014年03期 [301-304][摘要](757)[pdf 466KB](712)
25 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荚粒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永强1,张 娜1,唐江华1,徐文修1,王 娜2,郝维维1,李怀胜1 2014年02期 [179-183][摘要](776)[pdf 904KB](814)
26 大豆幼荚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分析
?周 莹1,王 楠1,尹俊琦1,姚 丹2,马 建1,曲 静1,王丕武1 2013年04期 [455-458][摘要](492)[pdf 623KB](894)
27 中熟超高产大豆品种的花荚形成及时空分布
?章建新,贾珂珂,艾红玉 2013年03期 [316-320][摘要](828)[pdf 907KB](927)
28 O3浓度升高和UV-B辐射增强对大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POD同工酶的影响
刘轶鸥,王 岩,刘 波,杨 兴,赵天宏 2013年02期 [202-205][摘要](809)[pdf 723KB](749)
29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程鹏1,徐鹏飞2,范素杰2,靳立梅2,吴俊江3,王金生3,张淑珍2 2013年02期 [197-201][摘要](991)[pdf 776KB](842)
30 钾肥对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杜 明1,2,李彦生1,3,张秋英1,谷思玉2,刘晓冰1 2012年06期 [941-946][摘要](681)[pdf 1213KB](847)
31 超高产大豆品种花荚形成及其时空分布
章建新,周婷,贾珂珂 2012年05期 [739-743][摘要](777)[pdf 1245KB](530)
32 数量化理论在预测大豆食心虫发生概率上的应用
祁雪莲1,邓华玲1,徐 丹1,赵奎军2 2012年04期 [640-644,648][摘要](662)[pdf 964KB](621)
33 CO2倍增和UV-B辐射增强对2个大豆突变体部分抗性指标的影响
吕志伟1,杨子军2,王 倩1,郭 彦1,张文会1 2012年04期 [605-608][摘要](779)[pdf 1014KB](698)
34 腐霉菌侵染条件下大豆下胚轴中PAL和POD活性的变化
于洪久1,2,朱洪德1,刘丽君3,唐晓飞3,魏 崃3 2012年03期 [495-497][摘要](775)[pdf 702KB](613)
35 野生大豆荚粒相关性状QTL定位
阚贵珍,童振峰,胡振宾,张 丹,张国正,喻德跃 2012年03期 [333-340][摘要](591)[pdf 1181KB](503)
36 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分析
张维耀1,4,王金星1,宗春美2,付春旭1,王茂青4,孙艳杰1,胡国华4,陈庆山3 2012年02期 [193-197][摘要](490)[pdf 732KB](653)
37 氮素用量对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及鲜荚产量的影响
李彦生1,2,杜明1,3,刘晓冰1,刘俊杰1,2,金剑1,张秋英1,王光华1 2012年01期 [47-51,57][摘要](930)[pdf 1321KB](694)
38 大豆炸荚性研究进展
孙东凤,康玉凡 2011年06期 [1030-1034][摘要](600)[pdf 897KB](504)
39 施氮对高产大豆结实性垂直分布的影响
章建新,沈融,李宏琪,邵长贺,苏广禄 2011年03期 [424-427][摘要](683)[pdf 1228KB](555)
40 干旱胁迫下钾对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颖, 张明怡,韩光,王伟,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佟玉欣 2011年02期 [341-343,346][摘要](733)[pdf 3399KB](494)
41 不同耐性大豆品种阿特拉津处理后的防御酶反应
沈红秋,段玉玺,陈立杰,朱晓峰,王媛媛,黄姗姗 2011年02期 [259-262][摘要](725)[pdf 3831KB](492)
42 野生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生化机制的研究
李开盛, 曹越平 2011年02期 [254-258][摘要](827)[pdf 4658KB](507)
43 干旱胁迫下化控种衣剂对大豆幼苗生长发育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李建英1,田中艳1,周长军1,杜志强1,张志刚1,杨柳1,吴耀坤1,金铃1,郑殿峰2 2010年04期 [611-614,622][摘要](764)[pdf 4271KB](634)
44 干旱胁迫对春大豆开花期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赵坤,董守坤,刘丽君,孙聪姝,祖伟 2010年03期 [437-439,443][摘要](820)[pdf 1243KB](639)
45 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初探
孙冬梅1,林志伟1,迟丽2,肖翠红1,陈起强1,孙晓吉1 2010年01期 [88-91][摘要](644)[pdf 1204KB](586)
46 高产春大豆豆荚与叶片的光合性能研究
李金霞,章建新,吕淑萍 2009年06期 [1026-1030][摘要](758)[pdf 488KB](523)
47 空间诱变对大豆长花序短果枝性状的影响
谢甫绨,姜艳杰,张惠君,曹海潮,王海英 2009年06期 [964-969][摘要](463)[pdf 496KB](498)
48 氮素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叶片保护酶的影响
张瑞朋1,佟斌2,傅连舜1,杨德忠1,谢甫绨3 2009年05期 [833-836][摘要](721)[pdf 552KB](686)
49 夏播菜用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研究
陈艳秋,宋书宏,张立军,袁玉璐 2009年03期 [467-471][摘要](629)[pdf 883KB](614)
50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的器官平衡与产量的关系
关晓雪1,宋书宏2,董丽杰2,曹永强2,白伟3 2009年02期 [221-224][摘要](739)[pdf 747KB](593)
51 蚜虫侵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酶活性及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姜伊娜,王彪,武天龙 2009年01期 [103-107][摘要](722)[pdf 1728KB](622)
52 不同播期鲜食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评价
陈霞1,刘丽君1赵贵兴1,林蔚刚1,刘昊飞1,王树林1,王家军1,刘忠云2 2008年06期 [988-992][摘要](714)[pdf 1109KB](595)
53 美国东北菜用大豆品种(品系)的农艺表现
张秋英1,Stephen J.HERBERT2,潘相文1 2008年03期 [409-413][摘要](497)[pdf 175KB](501)
54 不同熟期菜用大豆籽粒生化物质积累规律及适宜采摘期研究
李之国,李喜焕,马峙英,张彩英 2007年04期 [496-499][摘要](641)[pdf 1447KB](620)
55 SHK-6对不同群体下大豆花荚脱落及其产量的调控,从事作物栽培生理。
张海峰1,张明才1,翟志席1,段留生1,李召虎1,黄淮2,陈刚3 2007年01期 [78-83][摘要](422)[pdf 582KB](507)
56 播期 、密度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杨加银   徐海风 2006年02期 [185-187,191][摘要](580)[pdf 134KB](434)
57 杂交 F 2 代大豆食心虫抗性性状分析*
赵桂云 1 李文滨 1 韩英鹏 1 滕卫丽 1 宿飞飞 2   王继安 1 2006年01期 [38-41][摘要](380)[pdf 258KB](330)
58 菜豆荚斑驳病毒的 RT - PCR 检测*
魏梅生1相   宁1  张春泉2  Said A. Ghabrial2 2005年04期 [317-319][摘要](499)[pdf 158KB](307)
59 低钾胁迫对不同钾营养效应型大豆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王  伟  曹敏建  王晓光 李  植 2005年02期 [101-105][摘要](626)[pdf 181KB](409)
60 菜用大豆荚粒品质发育过程及适宜采摘期分析
韩立德 盖钧镒  邱家驯 2003年03期 [202-207][摘要](376)[pdf 207KB](325)
61 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第18 报不同株型大豆某些生理特性的研究
石连旋 苗以农 朱长甫 2003年02期 [97-101][摘要](634)[pdf 206KB](362)
62 几种新药剂防治大豆害虫效果及其评价
季宏平 2002年01期 [78-80][摘要](788)[pdf 103KB](409)
63 高光效大豆品种豆荚解剖学特性
张桂茹1杜维广1满为群1栾晓燕1陈怡1王学东2李桂芹2桂明珠2戈巧英3郝乃斌3李卫华3 2002年01期 [14-17][摘要](681)[pdf 424KB](362)
64 菜用大豆粒荚选择标准的研究
武天龙 汤楠 赵则胜 赵晓东 蔡向忠 蒋家云 2000年02期 [184-188][摘要](422)[pdf 149KB](321)
65 大豆不同株龄及不同的叶龄、荚龄对灰斑病的反应
王德亮1杨丹霞1姜玉久1阎晓东2井旭源1 2000年02期 [126-130][摘要](951)[pdf 158KB](470)
66 大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性状的利用研究Ⅰ .长花序短果枝对大豆产量的贡献
谢甫绨 陈贵 王晓光  王海英 郑国利 董钻 1999年01期 [27-31][摘要](282)[pdf 149KB](269)
67 早晚熟夏大豆品种花荚形成的比较
张孟臣 1998年03 [236-241][摘要](455)[pdf 184KB](318)
68 大豆每荚粒数的遗传分析
陈怡 1998年02 [115-119][摘要](570)[pdf 152KB](634)
69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开花结荚鼓粒进程的比较研究
苏黎 张仁双 宋书宏 董钻 谢甫绨 王晓光 1997年03 [237-244][摘要](842)[pdf 236KB](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