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科学》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Stem 的文章

1 广西间作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汤复跃,梁江,郭小红,韦清源,陈文杰,陈渊 2022年06期 [645-653][摘要](210)[pdf 1862KB](110)
2 呼伦贝尔市东部地区大豆流通体系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叶庆媛,张菊霞 2021年06期 [844-850][摘要](157)[pdf 892KB](33)
3 大豆黑农84体细胞胚诱导与再生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薛永国,刘鑫磊,唐晓飞,曹旦,栾晓燕 2020年06期 [869-874][摘要](208)[pdf 2000KB](79)
4 转盾壳霉Cmoxdc1基因增强大豆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杨静,赵倩倩,牛陆,张原宇,王义生,李海云,邢国杰,杨向东 2020年05期 [712-719][摘要](205)[pdf 3082KB](79)
5 “绿肥-玉米-大豆”轮作体系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念,范競升,刘思林,陆文宇,连腾祥,牟英辉 2020年04期 [555-563][摘要](234)[pdf 3071KB](134)
6 不吸水链霉菌公主岭变种诱导大豆抗病性与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变化
杜 茜1,初佳芮1,2,郭永霞3,张正坤1,张金花1,彭 辉4, 陈 光2,李启云1 2020年01期 [97-107][摘要](397)[pdf 4862KB](188)
7
玉米行距对大豆/玉米间作作物生长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陈亮之,李伟绮 2019年02期 [229-235][摘要](671)[pdf 2121KB](447)
8 基于电子控制单元的大豆液肥施肥机变量施控系统
张继成1,孟繁峰1,郑萍1,侯守印2,纪文义2 2019年01期 [111-117][摘要](525)[pdf 2851KB](311)
9 导入nodVW基因对费氏中华根瘤菌HH103共生固氮的影响
安琦1,2,吴皓琼1,2,殷博1,2,原韬1,2,袁明3,曹亚彬1,2,牛彦波1,2,马银鹏1
2018年06期 [871-875][摘要](613)[pdf 780KB](313)
1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大豆价格预测分析
徐鑫洲,马开平
2018年05期 [787-793][摘要](828)[pdf 2012KB](240)
11 瘠薄亚表层施磷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高中超1,2,萧长亮3,孙磊1,王翠玲2,高文超2,张俐俐2,刘峰2 2018年02期 [258-262][摘要](574)[pdf 915KB](216)
12 不同降雨条件对不同耐旱型大豆根系的影响
闫春娟,宋书宏,王文斌,孙旭刚,王昌陵,曹永强,张立军,李盛友 2018年02期 [202-208][摘要](759)[pdf 942KB](239)
13 基于相对生长率的大豆旱灾系统敏感性定量评估研究
蒋尚明 1,袁宏伟 1,崔 毅 2,金菊良 3,4,张宇亮 5,周玉良 3,4 2018年01期 [92-100][摘要](522)[pdf 2396KB](278)
14 云南省适宜与玉米间作大豆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赵银月 1,黄国贤 2,詹和明 1,代希茜 1,单丹丹 1,王铁军 1 2018年01期 [75-80][摘要](699)[pdf 1278KB](312)
15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地产量动态预报系统的建立
朱海霞,赵慧颖,李秀芬,纪仰慧,王秋京 2017年06期 [950-957][摘要](461)[pdf 1128KB](459)
16 大豆对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应答机制研究
焦梦瑶,董铮,刘世名,李魏 2017年03期 [475-479][摘要](754)[pdf 571KB](332)
17 密度及烯效唑喷施对套作大豆南夏豆25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梁建秋,于晓波,吴海英,冯军,刘国林,张明荣 2017年01期 [33-40][摘要](701)[pdf 1536KB](405)
18 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法鉴评大豆资源对菌核病的部分抗性
厉志1,王曙明1,孟凡梅1,刘佳1,衣志刚1,张红艳2,董志敏1 2016年03期 [481-488][摘要](809)[pdf 282KB](550)
19 大豆根系浸提液对茎瘤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周先容1,2,江波1,2,龚小华1,肖春红1,熊婷婷1,周林1,牛贤宇1 2016年01期 [74-79][摘要](1026)[pdf 708KB](518)
20 模拟体系制备豆浆及其风味研究
孙灵湘,叶挺,华欲飞,孔祥珍 2015年04期 [679-684][摘要](936)[pdf 1496KB](480)
21 大豆疫霉根腐病相关miRNA的鉴定
郭娜1,崔晓霞1,赵晋铭1,闫强2,武晓玲1,窦道龙2,邢邯1 2015年04期 [666-670][摘要](521)[pdf 2506KB](497)
22 土壤淋溶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李春杰1,司兆胜2,许艳丽1,潘凤娟1,潘相文1 2015年02期 [335-340,352][摘要](872)[pdf 671KB](575)
23 黑龙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与大豆产业发展耦合度测度
王刚1,2,万志芳1,曹秋红1 2015年01期 [144-147][摘要](439)[pdf 913KB](799)
24 新体系评价东北黑大豆的营养健康功效
龙伟,靳瑾,沈秀,李卫红,周晓靓,王德芝,周则卫 2014年06期 [915-919,923][摘要](936)[pdf 839KB](679)
25 HACCP体系在大豆组织蛋白生产中的应用
董萍1,2,吴韬3,郑晓杰4,王月华1,程宏雪1,冯叙桥1,2 2014年06期 [903-909][摘要](747)[pdf 1011KB](883)
26 大豆CYS家族基因的鉴定、启动子分析及EST表达研究
谢翎1,2,金正俊2,汪章勋3,黄勃3 2014年05期 [654-660,666][摘要](639)[pdf 1640KB](758)
27 大豆种子蛋白表达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前景
张 玲,张原宇,李启云,于志晶,徐文静,李海云,董英山 2014年04期 [616-618][摘要](513)[pdf 611KB](561)
28 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与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顾 鑫 2014年04期 [607-609][摘要](787)[pdf 539KB](491)
29 三江平原地区大豆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丁俊杰 2013年03期 [385-388][摘要](784)[pdf 591KB](832)
30 大豆CDD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优化、验证及引物筛选
?李 强1,2,苏二虎2,高聚林1,李丽君3,谢 岷1,于晓芳1 2013年03期 [310-315][摘要](847)[pdf 912KB](1026)
31 不同轮作系统中作物根渗出物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李春杰1,赵丹2,司兆胜3,潘凤娟1,许艳丽1 2013年02期 [206-211][摘要](492)[pdf 1010KB](875)
32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程鹏1,徐鹏飞2,范素杰2,靳立梅2,吴俊江3,王金生3,张淑珍2 2013年02期 [197-201][摘要](991)[pdf 776KB](840)
33 大豆不定胚悬浮培养基因型筛选及基因枪遗传转化的研究
盖江南;张彬彬;吴瑶;李文滨 2013年01期 [38-45][摘要](1460)[pdf 1058KB](1003)
34 大豆脂肪酸Fad3a基因HRM检测体系优化研究
武 林,王 艳,孙梦阳,赵 雪,韩英鹏,滕卫丽,李文滨 2012年06期 [882-886][摘要](751)[pdf 1166KB](508)
35 适于子叶节和胚尖再生体系的大豆基因型筛选
郑丽红1,2,季 静2,王 罡2,关春峰2,王 萍3,王婉婉1,2 2012年02期 [212-216][摘要](897)[pdf 924KB](584)
36 大豆抗旱种质的鉴定及其与根系的关系
闫春娟1,王文斌1,董钻1,王家宏1,宋书宏1,杜强1,刘丙臣2,石小翠2 2011年05期 [790-794][摘要](1125)[pdf 803KB](642)
37 大豆异黄酮对雄性动物生殖系统的影响
袁晓雪1,3,李丽立1,肖朝武2,孔祥峰1 2011年03期 [522-525][摘要](655)[pdf 730KB](675)
38 大豆异黄酮提取-测定优化体系的建立
张 艳,李晓薇,张海军,张庆林,翟 莹,钱丹丹,晏晓峰,王庆钰,李景文 2011年01期 [141-143,145][摘要](735)[pdf 3266KB](629)
39 中国大豆花叶病抗源和抗性鉴别寄主的鉴定与评价
廖林1, Rajcan Istvan1, 陈鹏印2, Buss Gleen3, Tolin Sue4, 杨振宇5,董志敏5,王曙明5 2010年06期 [982-989][摘要](665)[pdf 5866KB](561)
40 大豆主茎节数、节间长度遗传分析及与株高关系研究
闫昊,王博,刘宝泉 2010年06期 [942-947][摘要](815)[pdf 6031KB](546)
41 大豆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何海燕,沙伟,张艳馥 2010年03期 [510-513][摘要](593)[pdf 496KB](547)
42 大豆光周期反应试验系统研究进展
曲明南1,2,吴存祥2,郭玉华1 2010年02期 [332-335][摘要](547)[pdf 2684KB](483)
43 中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
余永亮,梁慧珍,王树峰,练云,位艳丽,王庭峰 2010年01期 [143-150][摘要](651)[pdf 1485KB](556)
44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
张淑珍1,2,3,靳立梅3 ,徐鹏飞3 ,陈维元4,吴俊江5 ,李文滨3 ,邱丽娟6,常汝镇6 2009年06期 [1044-1048][摘要](1134)[pdf 1124KB](812)
45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在黑土生态系统种植的安全性研究
吕晓波1,王宏燕2,刘琦1,3,赵光2,李希臣1,3,徐广惠2,张俐俐1,3,刘佳2,刘昭军1,李宁2,李铁1,雷勃钧1 2009年02期 [260-265][摘要](599)[pdf 1535KB](654)
46 大豆低聚糖反渗透浓缩过程的控制
王磊1,2,邵诚1,戴智河3 2009年01期 [140-143][摘要](656)[pdf 1191KB](692)
47 水旱轮作大豆的营养生长与根系活力的关系
马启林1,2,雷慰慈2,山口武视3,中田升3,李阳生1 2009年01期 [36-40][摘要](705)[pdf 1364KB](752)
48 NaCl处理对野大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王丽燕 2008年06期 [1067-1071][摘要](692)[pdf 1126KB](651)
49 大豆不同轮作系统主要植物线虫季节动态
潘凤娟1,2,许艳丽1,李春杰1,韩新华1,2,刘伟3 2008年06期 [997-1002][摘要](707)[pdf 1752KB](803)
50 大豆茎顶端分生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李晓梅 2008年04期 [708-710][摘要](504)[pdf 1098KB](363)
51 矮化大豆突变体茎、叶的解剖学研究
张达,郝再彬,王豫颖,苍晶 2008年04期 [599-603][摘要](389)[pdf 1390KB](434)
52 大豆整个子叶节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与子叶节、胚尖再生体系的比较
马晓红,姚陆铭,武天龙 2008年03期 [373-378][摘要](594)[pdf 666KB](529)
53 黑土区大豆田土壤线虫垂直分布
韩新华1,2,许艳丽1,潘凤娟1,2,李春杰1 2008年02期 [292-295][摘要](678)[pdf 1420KB](728)
54 黑土区轮作系统大豆田土壤线虫种群结构研究
韩新华1,2,许艳丽1,潘凤娟1,2,李春杰1 2008年01期 [118-123][摘要](636)[pdf 781KB](618)
55 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的研究
栾晓燕1,杜维广1,满为群1,刘鑫磊1,马岩松1,郑宝香1,陈怡1,刘艳2 2007年06期 [885-891][摘要](650)[pdf 704KB](772)
56 苗期遮荫对大豆茎秆形态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吴其林,王竹,杨文钰 2007年06期 [868-872][摘要](388)[pdf 1186KB](522)
57 大豆子叶节、胚尖再生植株的研究
李海燕,武小霞,刘淼,韩英鹏 2007年05期 [709-712][摘要](658)[pdf 1359KB](598)
58 不同覆膜方式对大豆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李丽君1,高聚林1,罗军1,孙继颖1,黄振刚2,黄复民2,呼茹霞2,王建明3,李树芳3 ,王春波3 2007年05期 [687-690][摘要](578)[pdf 1275KB](645)
59 转座子标签法及其在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吴迪1,2,刘斌1,3,侯文胜1,3,朱延明2,韩天富1 2007年02期 [254-258][摘要](745)(63)
60 大豆SSR检测体系的优化研究
宋显军,谢甫绨,张伟,曹萍,郭玉华 2007年01期 [36-40][摘要](664)[pdf 539KB](774)
61 云南省菜用大豆产量限制因子的研究*
保丽萍1 王铁军1 蔡淑平2 耿智德1 赵银月1 2006年02期 [181-184][摘要](502)[pdf 141KB](357)
62 我国大豆转基因研究进展*
武小霞   李文滨**  张淑珍 2005年02期 [144-149][摘要](278)[pdf 187KB](352)
63 低钾胁迫对不同钾营养效应型大豆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王  伟  曹敏建  王晓光 李  植 2005年02期 [101-105][摘要](626)[pdf 181KB](407)
64 大豆茎生长习性类型鉴别方法研究*
刘顺湖  王晋华 张孟臣  盖钧镒 ** 2005年02期 [81-89][摘要](343)[pdf 261KB](409)
65 大豆体细胞胚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张淑珍1徐鹏飞1林世锋1李文滨1杨传平2 2004年03期 [232-235][摘要](344)[pdf 137KB](341)
66 纳米材料促进大豆萌芽、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陆长梅1张超英1温俊强2吴国荣1陶明煊1 2002年03期 [168-171][摘要](514)[pdf 224KB](401)
67 大豆幼胚子叶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与次生胚诱导
李海燕1朱延明1冯莹莹1周长梅1刘北东1丁晓东2张淑珍2 2002年02期 [123-126][摘要](374)[pdf 165KB](312)
68 中国菜用大豆的种植制度和品种类型
韩天富 2002年02期 [83-87][摘要](767)[pdf 163KB](679)
69 大豆群体断条状况与单株产量补偿的关系
王德亮1杨丹霞1姜玉久1刘军2 2001年02期 [105-109][摘要](371)[pdf 165KB](324)
70 大豆茎生长习性分类方法的研究——有限型与无限型茎顶的特征与识别标记
王晋华  汪越胜 盖钧镒 2001年01期 [5-8][摘要](466)[pdf 135KB](590)
71 扁茎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种质改良研究Ⅱ .中国扁茎大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
张桂茹 杜维广 满为群 栾晓燕 陈怡 2000年02期 [115-118][摘要](473)[pdf 135KB](283)
72 耐阴与不耐阴大豆茎叶性状的变异及差异比较研究
梁镇林 2000年01期 [35-41][摘要](812)[pdf 206KB](479)
73 扁茎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种质改良研究?Ⅰ .中国扁茎大豆群体条件下结荚鼓粒期光合特性
张桂茹 杜维广 陈怡 栾晓燕 满为群 谷秀芝 1999年02期 [134-138][摘要](321)[pdf 153KB](371)
74 应用lux AB基因和gusA基因标记大豆根瘤菌的效果
莫才清 李阜棣 1998年01 [19-22][摘要](466)[pdf 128KB](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