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科学》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Maize 的文章

1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东北主栽作物种子活力的影响
姚婷1,龙杰琦1,韩晓增2,苗淑杰1,乔云发1 2021年03期 [379-384][摘要](155)[pdf 1582KB](88)
2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玉米大豆轮作效应研究
丁素荣,周学超,刘迎春,魏云山,李 峰,王燕春,张晓荣 2021年01期 [39-44][摘要](300)[pdf 3640KB](56)
3 鲁西北地区夏玉米/大豆间作适宜模式分析
田艺心,高凤菊,曹鹏鹏 2020年04期 [571-576][摘要](347)[pdf 1247KB](109)
4 鲁西北地区间作大豆/玉米品种组合综合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曹鹏鹏,田艺心,高凤菊 2020年03期 [414-421][摘要](334)[pdf 970KB](133)
5 新型生物助剂对不同剂型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王欢1,张忠亮2,陶波2 2019年06期 [949-955][摘要](533)[pdf 700KB](103)
6 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阳,黄炳林,张明聪,金喜军,王孟雪,胡国华,张玉先 2019年05期 [762-769][摘要](633)[pdf 1619KB](136)
7 不同行比配置和玉米株型对玉米大豆间种产量及效益影响
汤复跃,陈文杰,韦清源,郭小红,梁江,陈渊
2019年05期 [726-732][摘要](621)[pdf 1395KB](191)
8
玉米行距对大豆/玉米间作作物生长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陈亮之,李伟绮 2019年02期 [229-235][摘要](671)[pdf 2121KB](447)
9 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下植株光合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张明聪,何松榆,金喜军,王孟雪,任春元,战英策,胡国华,张玉先 2018年06期 [883-890][摘要](617)[pdf 1877KB](209)
10 云南省适宜与玉米间作大豆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赵银月 1,黄国贤 2,詹和明 1,代希茜 1,单丹丹 1,王铁军 1 2018年01期 [75-80][摘要](699)[pdf 1278KB](312)
11 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孙明明1,2,王萍1,吕世翔1,李智媛1,王冠1,王晓丽3,宋昊3 2017年05期 [818-823][摘要](866)[pdf 720KB](345)
12 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在山西应用初探
刘小荣,马俊奎,刘学义 2017年05期 [720-726][摘要](528)[pdf 1733KB](389)
13 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徐延辉1,王畅1,郑殿峰1,2,冯乃杰1,梁晓艳1 ,刘洋3 2017年04期 [540-546][摘要](506)[pdf 895KB](386)
14 不同除草剂对间作玉米大豆的药害及除草效果
戴炜,杨继芝,王小春,雍太文,王青梅,周贤,杨文钰 2017年02期 [287-295][摘要](1233)[pdf 686KB](389)
15 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研究
李春红1,2,王迪1,姚兴东1,王海英1,赵明哲1,吴俊江3,宋书宏2,谢甫绨1 2017年02期 [219-226][摘要](530)[pdf 669KB](416)
16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除草剂的筛选
杜青,王青梅,陈平,戴炜,杨文钰,雍太文 2017年01期 [98-103][摘要](591)[pdf 781KB](400)
17 不同结瘤品种与根系分隔对大豆光合特性、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杜青,陈平,付智丹,庞婷,杨欢,杨燕竹,雍太文 2016年03期 [428-435][摘要](612)[pdf 323KB](646)
18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大豆花荚脱落及产量的影响
蒋利,雍太文,张群,肖静,杨欢,杨文钰 2015年05期 [843-849][摘要](987)[pdf 988KB](627)
19 行距配置对套作大豆冠层光环境及其形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高仁才,杨峰,廖敦平,苏本营,崔亮,邓传蓉,杨文钰 2015年04期 [611-615][摘要](864)[pdf 805KB](612)
20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大豆根瘤固氮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文钰,雍太文,刘小明,陈鹏,董茜,徐婷,杨文钰 2014年05期 [705-712][摘要](781)[pdf 1198KB](819)
21 玉米品种和大豆播期对冬油菜收获后玉豆带状复合体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张群1,王小春2,杨峰1,蒋利1,蒲甜1,杨文钰1,毛树明2 2014年03期 [334-339][摘要](526)[pdf 764KB](873)
22 玉米与大豆“1∶2”间作种植的株行距优化配置研究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杨春杰 2014年01期 [35-40][摘要](1174)[pdf 551KB](1021)
23 施氮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大豆根瘤固氮、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雍太文1,董 茜1,刘文钰1,刘小明1,徐 婷1,宋 春1,2,杨 峰1,王小春1,杨文钰1 2013年06期 [791-796][摘要](834)[pdf 986KB](993)
24 玉米套作大豆模式复合群体高产高效优化配置技术研究
张明荣,何泽民,吴海英,梁建秋,冯 军 2012年04期 [575-578][摘要](787)[pdf 728KB](572)
25 大豆/玉米间作模式及施肥水平对大豆霜霉病及大豆与玉米生长的影响
高翔1,吴满1,潘汝谦1,2,廖红1 2011年06期 [964-967][摘要](1068)[pdf 651KB](772)
26 西北半干旱区大豆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吕军峰,张国宏,郭天文,张国平,侯慧芝 2011年02期 [234-237][摘要](1120)[pdf 2967KB](805)
27 玉米大豆间作对辽西地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洋1,孙占祥1,白伟1,郑家明1,侯志研1,张莹2,文凤2 2011年02期 [224-228][摘要](885)[pdf 4132KB](597)
28 作物茬口对缓解大豆连作危害效果的研究
薛庆喜 2010年01期 [68-71,76][摘要](846)[pdf 758KB](588)
29 玉/豆套作模式下玉米播期与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雍太文1,杨文钰1,向达兵1,张亚飞1,徐礼华2 2009年03期 [439-444][摘要](774)[pdf 814KB](614)
30 不同作物茬口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薛庆喜1,杨思平2,张玉春3,宫学凯2,杨军2,陈良2 2009年01期 [72-75][摘要](886)[pdf 445KB](775)
31 玉米密度、行距和穴距对间作大豆光合速率的效应分析
林绍森,唐永金 2007年02期 [149-153][摘要](673)[pdf 1032KB](624)
32 大豆和玉米加工产品中外源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的建立
吴家林,张敬平,胡遴,钮伟民,尤凤兴 2007年01期 [84-88][摘要](849)[pdf 516KB](678)